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
在乎你的感受,因此用心服务

首页 >> 行业解决方案 >>生涯规划 >> 生涯规划室
详细内容

生涯规划室

生涯规划教育相关的国家政策


2010 年,教育部出台的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 年)》 首次提到学生发展指导的概念,提出在高中阶段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,加强对学生的 理想、心理、学业等多方面指导。


2012 年,教育部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(2012 年修订)》中提出,在初中 年级要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,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,培养职业规划意识,树立早期职 业发展目标;在高中年级要帮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、能力、性格、特长和社会 需要的基础上,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,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。 


2013 年,《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纲要》强调培养学生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意识和能 力;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、能力倾向、个性特点与生涯发展的关系;帮助学生了解 大学专业信息与社会职业需求,合理规划升学与就业目标。要求普通高中结合本校实际 情况,结合学生年龄特征、各年级特点及高中教育目标,从各年级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 发,循序渐进,分阶段、分步骤地实施具体的指导内容。 


2019 年,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》中明 确提出:学校要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工作,通过开设指导课程、举办专题讲题、开展职业 体验等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,提高学生在选修课程、选考科目、报考专业和未来 发展方向等方面的自主选择能力。 


2020 年,《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(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)的通知》要求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,加强对学生的理想、心理、学业、 生活、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,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与生活,处理好兴趣特长、潜能倾 向与社会需要的关系,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,提高生涯规划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。此外, 在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(试行)》中也提到中小学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,安排劳动教育内容,开展职业启蒙教育,培养学生职业兴趣,增加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。


2021 年,教育部印发《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》、《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》,将学生发展指导水平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。


1735990208604939.png


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

中小学生生涯教育工作是人才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。当前,中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 还处于较弱水平,学生们不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性格特点,不够了解所选的专业和 将来的职业。不少中学生存在缺少主动探索意识,缺乏科学生涯规划的技能,没有及时 了解相关的生涯信息。


调查显示,很多高中生仅仅凭着自己喜爱影视节目或偶像就决定高考专业选择,没 有分析过这份职业是否适合自己。有 63.8%的学生填报大学志愿时没有考虑过将来从事 的职业。在大一新生中,超过一半学生认为就读的专业不是自己理想的专业,有 65.5% 的学生表示希望转专业。


1.3.1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 

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,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 格和关键能力。通过生涯指导,让学生在价值观探索中增强责任担当和创新意识,思考 个人的理想与志趣。在科学的规划管理中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,在学科成长上能进一步 感受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,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事物、解决问题、规范行为,最 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。 首先,二者教育目标上一致。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,生涯教育是其中的重要部分,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,适应未 来社会和职场的需求。 其次,二者在教育形式上相互融合。生涯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认知、社会理解、 规划与决策,与核心素养当中对学生思维能力、创新能力、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辅相成。并且生涯指导往往通过课堂教学,社会实践、职业体验等形式开展,在学习 和体验的过程中,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。


1.3.2 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

大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源于缺乏目标与个人价值感、缺少学习动力。据中科院心 理所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19-2020)》、简单心理《2020 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 告》、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等研究显示,有 87.24%的人明显感受到不同程 度的心理压力,其中有 24.6%的人存在抑郁状态或者已经患上抑郁症。约 50%青少年表 示考试有压力,初中生因父母带来的压力占比较高,高中生因未来发展迷茫和自我期望 太高带来的压力占比更高。 从学生发展需求来看,学校需要提供更加清晰的个体发展路径来提升学生的内在驱 动力。大量研究证明,生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目标与健康的自我评价体系,


帮助他们明晰发展路径,建立希望感与目标感,从而解决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,缓解学 习压力,预防心理健康问题。 因此,开展中小学生生涯规划教育,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,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 路径,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,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,也是促进学生全 面而有个性的发展、深入贯彻落实“立德树人,育人为本”的必然要求。


1.4 智能生涯教室对于生涯规划教育的推动 

智能生涯教室是学校生涯教育理念的外化载体,是一个开放式、多功能,面向学校 师生开展教育指导的重要场所,承接着新生涯教育、选科指导、自主探索等综合职能, 在新时代学校跨越式发展阶段,具有重要意义。


1.4.1 线上资源支持教学指导,帮助学校从 0 到 1 快速构建生涯指导体系 

部署线上生涯软件是学校生涯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,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 的生涯教育资源。软件内置丰富的生涯资源和生涯工具,覆盖了从高一至高三不同的教 学场景,贯穿了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,补充了学校生涯教学内容的缺漏。学校通过将线 下课程与线上资源相结合,可以搭建起三年一贯的辅导体系。教师可以借助平台资源, 开展基础生涯测评和生涯教学课程,丰富了日常生涯教育教学的内容,为学校实现生涯 建设从 0 到 1 的突破。


1.4.2 为学校开展指导提供专业阵地,有效提升生涯教育的实效性 

在现有教学场地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,部署智能软硬件设备,建设具有前沿性 和专业性的生涯智能探索空间,贯穿 “生涯唤醒—自我探索—世界探索—生涯决策”的 四个环节。学生可以获取最全面的生涯信息和个性化的生涯指导,还可以借助生涯活动 工具,在互动游戏和与同伴的交流中完成生涯探索,做出科学的生涯决策。为学生提供 了课堂之外的生涯辅导支持,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课时安排压力,有效的提升了学校 生涯教育工作的实效性。


1.4.3 通过技术上的升级为学校生涯工作开展提供更全方位的支持 

相较于传统的生涯查询工具,智能化的生涯指导系统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自我测 评和外部生涯信息,完成认识自我和探索世界的阶段任务。还可以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 展需求,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、实用的指导和建议。多形式的系统功能,增加了日常指 导的趣味性,帮助学生更科学地规划自己的未来,进一步提高了生涯指导的成效。 


1.4.4 为学校打造教育成果展示窗口 

搭载的数据化管理平台,将学校的生涯教育工作与学生生涯探索成果进行可视化、 数据式分析。学生成长有档案有记录,也能更直观地展示学校生涯教育的成果和特色, 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。同时,创新的教学场地,多样化的课程活动,不同形式 的指导内容,可以形成学校的品牌效应,提升学校品牌吸引力。


seo seo